革命先辈们的别名却是先辈们的付出以及百姓对他认可

来源:leyu乐鱼官网登录入口    发布时间:2024-07-25 19:30:15

  在我党漫长的革命生涯中,革命战士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,很多时候并不是直呼大名,许多人因为种种原因获得了“别名”、“雅号”。

  毛主席曾经在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学习,那时他就提出:“大丈夫要为天下奇,读奇书,交奇友,做奇事,做个奇男子。”

  而现实中毛主席也是这么做的,所以周围的同学给他起了一个特殊的别名——毛奇。不知道是有意还是无意,毛奇正好还是欧洲著名的军事学家。

  后来的革命岁月里,毛主席的军事才华得到了充分的展现,在军事上的造诣丝毫不比真正的毛奇差。

  再如政治上“三起三落”的,由于身高并不出众,面对人生的起伏也表现出一种豁达,外宾们称其为“打不倒的东方小个子”。

  “胡公”是周恩来的别称。说起周恩来,大家必须会想到英姿飒爽的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,会想到风度翩翩的新中国外交官。

  周总理向来温文尔雅,虽说身材瘦弱但是浑身上下换发一股伟人的气质。后来成为中国外交人员后,更是很注重自己的形象,从来不留胡须,给人第一感觉就是个干净利索人。

  可是周总理为何会有“胡公”这一听上去比较粗野的别称呢?其实周总理有一段时间还真是经常留着胡子。

  1927年,“四一二”反革命政变之后,大肆捕杀员,面对众多员的牺牲我党决定暂时转移到武汉。

  八月中旬,特务对于员的搜捕力度逐渐放松,由于党政工作的需要,中央开始返回上海。但是从此一直开展隐蔽工作。

  毕竟在“四一二事变”中饱受了重大损失,我党认识到了情报部门的重要性。中央决定建立情报保卫部门。

  在周恩来的领导下,成立了中央特科。周恩来积极地宣传了俄国地下工作者当年积累的经验,规定了“三任务一不准”,即想尽一切办法打入敌人内部获取情报、执行各种特殊任务、严惩叛徒。不准在党内相互观察。

  中央特科归中央直接领导,慢慢的变成为了我党重要的情报机构,在“”之下,保证了我党各组织的安全。

  中央经常在敌人的眼皮底下从事各种秘密工作,当时的情况非常险恶。周恩来是我党的重要领导人,更是特务的重点搜索目标。

  由于曾经在黄埔军校当过政治部主任,大革命时期又经常抛头露面,很过军官都认识他的相貌。

  当时为了掩人耳目,周恩来不得不留起了胡须,经常打扮成商贩、传教士等等,有了胡须做掩护,敌人很难认出他的线月,当时周恩来等人要去苏联莫斯科参加六大会议。由于当时需要乘坐日本邮轮,所以周恩来留着胡须,并找来一身白色的西服,这身打扮一看就是个富贵人。

  在大连码头上岸时,日本水上警察对周恩来进行了盘问,并要求他出示相关证件。周恩来从容镇定的将早就准备好的证件交给了日本水上警察,并声称自己是做古玩生意的商人。日本水上警察见周恩来气度非凡,的确像是个富商,之后便没再盘问。

  上世纪30年代初,周恩来因为党政工作需求需要前往苏区,为了通过的层层堵截,他通过留胡子,将自己打扮成牧师。

  后来红军被迫开始长征,那一段时间连一日三餐都不能够确保,更别谈自己的形象了。由于当时没有刮脸刀,周恩来的胡须一直留到了“西安事变”时期。后来他去西安处理一些事务,才有机会将自己的胡子刮掉。

  朝鲜战争时期,周恩来日夜操劳,积劳成疾,经过毛主席批准后,周恩来获得了两个月的假期,专门用来调养身体。

  当时周恩来调养地点在大连的近郊,和朝鲜半岛隔海相望,很多在朝鲜战场受伤的战士被送回大连治疗,这些伤员也有敌人受伤的俘虏。

  后来家族没落,父亲也仅仅是个秀才,并没有继承祖辈的衣钵,日子也就开始越过越清贫,是徐家的第六个孩子,父亲原本给他起的名字是“徐象谦”,代表着谦虚内敛。

  徐象谦在当地读高小的时候,正好赶上了辛亥革命,在校期间他不仅成绩优异,还逐渐接触了革命思想。

  由于当时新式思想、新式教育已经逐渐传入了中国,徐象谦所在的高小也已经开设了英语、物理、数学等课程。

  父亲是个前清老顽固,平生只认可“八股文”,他认为学校教的那些知识并不是真正的学问,认为徐象谦不学无术。

  所以就让他辍学,去一家书店打工。后来在哥哥的帮助下,进入了山西省国民师范学院学习,进而考入了黄埔军校。

  在黄埔军校,徐象谦越来越觉得封建思想才是禁锢中国发展的根本原因,心里越来越想投身于革命,于是开始把名字改为了,指为了革命勇往直前。从此他也开启了自己的革命生涯。

  1925年,从黄埔军校毕业,成为了一名国民革命军。但是军队里的贪污、腐败让他感觉到很失望。

  开始逐渐接触马克思主义,并对的一些观点表示深深的认同,并坚信才能带领中国革命走向彻底的胜利,两年后他加入了中国。

  当时的军装经常缝缝补补,上面有好几个补丁。当时红军的军装衣兜太少,自己身为军长,好多文件需要随身携带。

  抗日战争爆发后,成为了129师副师长,在他的带领下,129师在敌后战场与敌人展开了游击战,给日军带来了巨大伤亡。

  在解放战争中,在临汾战役中临危不乱,以六万人的兵力与的十万大军周旋,并将敌军全部歼灭。其战术之高超令敌军将领都赞叹不已。

  1955年,在我军的授衔仪式上,凭借资历、战功,成为了开国“十大元帅”之一。但是他丝毫为由因此而骄傲,从始至终保持艰苦朴素的优良作风。

  哪怕后来担任了国防部长,平时穿着依然非常简朴,授衔时穿的那身新军装永远在衣柜保存着。后来对越自卫反击战打响,当时的已经80岁高龄,但是他依然经常活跃在作战部,参与对战争的策划和指挥。

  由于作风简朴,“布衣”这一称号一直延续了下去,大家都称其为“布衣元帅”。

  徐海东的童年受尽了磨难,虽说每天从事大量的体力劳动,但是家里依然难以满足温饱问题。

  革命的烈火烧到了徐海东的家乡,在听说的职责是解放中国底层人民的时候,他选择加入了,从此跟着红军队伍到处征战。

  在战斗中,徐海东经常一马当先地冲在最前线,哪怕是后来成为了军队的指挥官。红军战士们在他的带领下非常勇敢,丝毫不畏惧敌人的枪林弹雨。

  1932年冬天,当时徐海东已经担任红25军74师师长,的两个师将包括徐海东在内的两个团围住。

  手下的副官劝徐海东带领部队撤退,徐海东大怒:“撤个屁,现在这样的一种情况怎么撤?马上组织反击!”

  话音刚落,徐海东就带着特务连冲了上去,两个团的战士也都开始向两翼运动,准备包抄敌人。

  当时正是寒冬,徐海东扯下自己的衣服,赤裸着上身,身上不断地冒出白色的水汽。战士们看到师长尚且如此勇猛,拿出了破釜沉舟的勇气,以劣势的兵力向敌人冲去。

  的士兵哪见过这种阵势,马上慌了神。狭路相逢勇者胜,徐海东带着两个团竟然打的敌人两个师找不着北。

  “徐老虎”虽说打仗勇猛,但是其实是个谦虚之人。在1955年的大授衔中,党中央慎重考虑,认为徐海东有资格被授予大将军衔。

  但是徐海东却请求退出这次授衔,或者授予低一点的军衔。因为他觉得自身的身体健康情况已经大不如以前,已经不能再为军队的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了。

  后来追随孙中山先生,参加了辛亥革命。1916年,又回到了四川组织反袁起义,率领第九旅讨伐北洋军,连续攻克了大足、渠县、新都等重镇。

  1923年,又率领部队讨伐军阀曹锟、吴佩孚。在战斗中,再次受伤,子弹击中了他的右腿。之后的日子里他便一直在四川养伤。

  但是身处军阀之中,军阀内部的风气把他的报国梦想被击的粉碎。1926年,加入了中国,从此开始了漫长的无产阶级革命生涯。

  指挥特务连断后,由于当时军的兵力太多,特务连很快被冲散。他咬紧牙关,经历了艰难险阻终于在1930年2月找到了红军。

  抗日战争后,奉命开辟平原抗日根据地。1942年到1943年期间,日军经常组织大规模扫荡,对我军的根据地施行“三光政策”,致使华北地区民不聊生。

  当时根据地还遭遇了严重的自然灾害,旱灾、蝗灾、痢疾、霍乱等等时刻危胁着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。

  的女儿年仅一岁,就在饥饿中离世。虽说非常悲伤,但是他依然带领手下仅有的200人坚守根据地。

  为了解决温饱问题,他组织群众开垦荒地,种植农作物。牲畜都扛不住当时那种工作强度,不是累死就是饿死。就带头用人力拉着木犁开垦荒地。

  当时的地道四通八达,成功的将几个村庄连在了一起。地道内有通风口,内部构造很复杂,既能防水,又能防烟。

  地道内藏有武器和医疗设施,民兵们利用地道与敌人周旋,既减少了部队的伤亡,也保护了百姓。

  其实当时我党还有很多优秀的干部都拥有属于自身个人的“别名”、“雅号”比如朱德被称为“红军之父”、彭德怀被称为“彭大将军”、贺龙被称为“贺胡子”。

  当时我军的条件非常艰苦,但是他们依然展现出了革命乐观主义精神,所谓的这些特殊的称号无一不展现出他们在群众心中的地位。

【48812】吃鸡:盘点物资别称知道的都是老玩家

 

【48812】张家口的别称略解